在巴西终止企业运营,需依据《巴西公司法》《民法典》及联邦税务局(RFB)规定,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注销方式。巴西公司注销主要分为自愿注销、强制注销、简易注销三类,三者在适用场景、流程复杂度与法律后果上差异显著。

自愿注销:主动终止的法律路径
自愿注销是股东基于商业判断主动终止公司运营的方式,适用于经营策略调整、股东退出或企业重组等场景。根据巴西《公司法》第206条,有限责任公司(Ltda.)和股份有限公司(S.A.)均可通过股东大会决议启动注销程序。
操作流程
1、股东决议与清算人任命
需召开股东大会,通过注销决议并任命清算人。例如,某贸易公司因市场萎缩决定注销,股东会以90%股权比例通过决议,任命一名本地会计师为清算人。决议需经公证并提交至商业登记局备案。
2、债务清偿与资产处置
清算人需编制资产清单,通过公开拍卖或协议转让处置资产。某制造企业清算时,以市场价85%出售设备,所得款项优先支付员工遣散费(含13薪及FGTS基金),剩余资金用于清偿供应商欠款。
3、税务与社保清算
需向联邦税务局(RFB)、州财政局(如圣保罗SEFAZ)及市政财政局结清三级税费,获取税务清算证明(CND)。某科技公司因未申报ICMS增值税,补缴税款及罚金后,耗时2个月完成税务清算。
4、注销登记与公告
向商业登记处(Junta Comercial)提交注销申请,附股东决议、清算报告、CND及社保无负债证明(CNDT)。审核通过后,在官方公报及地方报纸发布注销公告,完成法人资格终止。
强制注销:行政处罚的终极后果
强制注销由行政机关主导,适用于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企业,如长期欠税、未履行年报义务或存在重大违法行为。根据巴西《公司法》第218条,商业登记局可依职权启动注销程序。
触发条件与程序
1、欠税与罚款:
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结清联邦、州、市级税款及罚金,税务机关可向商业登记局提交强制注销建议。
2、未履行年报义务:
连续3年未提交财务报表的企业,商业登记局可公告注销。某服务公司因忽视年报,被登记局强制注销,法人代表被限制5年内不得担任新公司董事。
3、重大违法行为:
涉及洗钱、环境犯罪或危害公共安全的企业,司法机关可裁定强制注销。某化工企业因非法排放污染物,被法院判决终止运营,商业登记局同步注销其登记。
司法注销:法院裁定的终局方案
司法注销由法院根据利害关系人申请裁定,适用于股东纠纷、资不抵债或社会公共利益受损等场景。根据巴西《破产法》第121条,债权人、股东或行政机关均可向法院申请司法注销。
典型应用场景
股东僵局:当股东会无法形成有效决议时,任何股东可向法院申请解散公司。
资不抵债:企业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时,债权人可申请破产注销。某零售企业负债率超200%,法院裁定进入破产程序,同步注销公司登记。
公共利益保护:涉及食品安全、环境污染的企业,行政机关可申请司法注销。某食品公司因生产不合格产品,被卫生部门申请注销,法院裁定终止其运营。
卓信企业提供国内外公司注册、银行开户、年审报税、代理记账、商标注册、ODI境外投资备案等代理代办服务,如果您有这方面业务办理需求,欢迎随时咨询我司在线客服!
